愛崗敬業、愛司如家————記唐相林同志的先進事跡
“完了...”隨著廠家技術人員一聲驚呼,停建的呼叫調度中心設備驗收小組發現拼接屏處理器不見了,此設備體積雖小,但價值六萬余元,建設方人員當時驚出一身冷汗,急忙來到網絡中心反映此事,網絡中心工作人員一邊勸慰,一邊積極打聽,最后從唐相林同志這里得到了好消息:他在2015年的時候,發現當時的臨聘清潔工,把這個設備裝進麻袋正準備當廢品處理時,及時攔下,并妥善保管到配電房。當建設方人員看到細心保管到紙箱里,拿出來嶄新的設備時,激動得語無倫次,緊緊地拉住唐相林同志的手不停地道謝,并要去買煙酬謝,被唐相林同志勸住了,他說:“這沒什么,既然我看見了,這就是我的責任?!贝饲榫傲钤趫龅娜擞芍愿袆?。
唐相林同志這種事跡是一貫常有的,哪怕是地上廢棄的一截電線,一個插頭他都會撿起來,細心保管,他常說這雖然不值錢,但也是公司的財產,能用則用,何必花錢去買。質樸的話語折射出的是他愛崗敬業、愛司如家的精神境界和責任擔當意識。
忠誠與責任是一個人甘于奉獻的前提,而擁有一批具有高度忠誠度與責任感的高素質員工則是一個企業能夠輝煌發展的重要前提。責任或許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或許可以讓你勝任工作,責任卻可以讓人創造奇跡。責任能使人把平凡的、具體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進而彌補能力的不足,提升能力和水平。責任勝于能力,是因為責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的后果更嚴重。一顆道釘足以傾覆一列火車,一個煙頭足以毀掉一片森林,一次小小的失誤可能給企業帶來百萬千萬的損失,甚至給工友帶來滅頂之災;責任勝于能力,并非能力不重要,而是因為能力永遠承載于責任——責任心強,能力不足,可以通過積極主動的工作使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而能力強,缺乏責任意識則使能力失去了用武之地,甚至能讓精明干練的棟梁之才變成企業的蛀蟲。在《責任勝于能力》一書中寫道:“工作無小事,責任體現在細節中,負責任就是從細節做起。”因此為了這份責任,我們必須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腳踏實地,勤奮苦干地抓好每一件小事,在細節中體現責任,在奉獻中體現責任。
對工作負責換句話說就是要愛崗敬業。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行業競爭日益加劇,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快速發展,個人要在企業中得以生存、得以發展,就要求企業的員工必須發揮愛崗敬業的精神,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用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一個人,一旦愛上了自己的工作,他的身心就會融入到工作中,就能自然而然養成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的工作作風;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有些員工總是認為自己就應該得到重用,就應該得到相當豐厚的報酬,工資似乎成了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他們看不到工資以外的東西,當信心沒有了,熱情沒有了,工作時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甚至一走了之。但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我們更應該注意工作本身帶我們的報酬,譬如發展自己的技能,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升個人的人格魅力——拋開物質回報條件的敬業負責才是真正的負責,當企業面臨暫時經營困難或發展瓶頸時,更需要“不僅僅為薪水而工作”的員工和人才,對于企業來說需要這樣的員工和人才一起度過難關,對于個人來說這樣的時期正是磨練自己,提高自已的最好時機,如果員工們能意識到“不僅僅為薪水而工作”的深層意義,那最后他們得到將會更多。
我們達州華潤燃氣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每個員工都熱愛自己的工作,認真而專注地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是一件樂事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做好, 這個大家庭大系統才能穩定、和諧、高效、持續地運轉起來。
唐相林同志這種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值得我們學習,做到愛司如家,對企業要忠誠,自覺地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和愿景,與公司發展戰略目標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全休員工都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美好的未來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達州華潤燃氣的發展壯大就不會只是一句口號。
